阜新市2008年总预算执行情况和2009年预算草案报告

日期: 2009-06-29 浏览量:180 文字大小:

2009年在阜新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政府副秘书长  市财政局局长  刘树峰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08年全市财政总预算执行情况和2009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8年总预算执行情况                    

  2008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各级财税部门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转型振兴和构建和谐阜新两大主题,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坚持依法理财,积极推进财政改革与发展,圆满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财政收支预算任务。
                     
  (一)全市一般预算执行情况                     
  根据财政收支快报,全市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46131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17.1%,比上年增加36170万元,增长32.9%,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19474万元,增长35.7%;非税收入完成26657万元,增长21.7%。
  全市一般预算支出预算为269996万元,在预算执行中做了相应的调整,调整后的财政支出预算为612379万元,比年初预算增加342383万元,增加支出预算的资金来源是:(1)上年结转44044万元;(2)省各项补助比年初预算增加273572万元;(3)当年超收21325万元;(4)调入资金比年初预算增加3442万元。                      
                  
  全市一般预算支出完成517346万元,为预算的84.5%,比上年增加49313万元,增长10.5%,可比口径增长22.2%。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是:农林水事务支出完成52298万元,比上年增长20.5%;科学技术支出完成2602万元,比上年增长81.7%;教育支出完成69732万元,比上年增长10.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162409万元,比上年增长13.8%。                     
  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46131万元,上级补助收入为417629万元,上年结转收入44044万元,调入资金5442万元,收入总计为613246万元,减去本年支出517346万元,上解支出6446万元,结转下年支出94794万元,累计赤字为5579万元,其中当年收支平衡。
  (二)全市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根据财政收支快报,全市基金预算收入完成49885万元,为年度预算的346.5%,比上年减少26233万元,下降34.5%,下降主要原因是基金预算收入中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同比减少27588万元,下降38.4%。
  全市基金预算支出完成54071万元,为调整预算的53.7%,比上年减少17688万元,下降24.6%。
  全市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基金预算收入完成49885万元,上级补助收入为34710万元,上年结转收入17691万元,收入总计为102286万元,减去本年支出54071万元,结转下年支出46652万元,财政收支平衡。
  二、2009年预算安排草案
  2009年是“突破辽西北”的关键一年,认真分析财政经济形势,积极稳妥地编制好财政收支预算,对于加快阜新经济转型、构建和谐阜新、保持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内经济增长明显放缓。主要表现在,我国出口实际增长率大幅回落,国内房地产市场开始调整,工业产能过剩问题凸显,直接导致企业投资意愿下降,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大动力,除消费增长比较平稳外,出口和投资增长都大幅回落,经济增长放缓的影响将逐渐向我市企业传导。由于我市外向型企业较少,金融危机对我市工商企业的影响相对滞后,随着金融危机对产业的影响逐步深入,反映在财政收入上的影响将会在2009年突出反映出来,财政收入增长的不确定因素进一步加大。同时,刚性支出进一步膨胀,2009年财政收支紧张的矛盾会更加突出,财政运行将会更加困难。
  (一)全市收支预算草案
  全市一般预算收入拟安排168526万元,比2008年完成数增加22395万元,增长15.3%,其中:税收收入拟安排140151万元,增长17.3%;非税收入拟安排28375万元,增长6.4%。
  全市一般预算支出拟安排424045万元,比2008年预算数增加154049万元,增长57.1%,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为提高预算编制的完整性,省提前告知下年度专项转移支付补助,相应增列支出预算125130万元。
  按照上述预算安排,2009年全市一般预算收入来源总计为439042万元,其中:当年收入16852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68516万元,调入资金2000万元。上解支出安排14997万元,全市实有财力为424045万元。2009年全市财政支出预算安排424045万元。当年预算安排收支平衡。
  全市基金预算收入拟安排26427万元,比2008年完成数减少23458万元,下降47.0%,主要是由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预期减少。全市基金预算支出拟安排26427万元,主要是根据收入规模相应安排支出。

  (二)2009年市本级收支预算草案
  2009年预算安排及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紧紧围绕转型振兴和构建和谐阜新两大主题,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加大组织财政收入力度,支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基础上,积极筹措资金,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狠抓增收节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增长;继续围绕县区、企业和项目,支持全市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县区经济发展;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完善市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实现经济转型目标、“突破阜新”与和谐社会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1、市本级功能预算草案
  2009年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安排71176万元,比2008年完成数增加9141万元,增长14.7%,可比口径增长17.2%,其中:税收收入55710万元,比上年增长16.9%,非税收入15466万元,比上年增长7.7%。
  2009年市本级一般预算支出安排197427万元,比2008年预算数增加74344万元,增长60.4%。三项法定支出预算安排情况是:(1)农林水事务预算中项目支出安排990万元,比上年增长11.2%;(2)科学技术预算中项目支出安排630万元,比上年增长10.9%;(3)教育预算安排18405万元,比上年增长12.5%,可比口径增长43%。三项法定支出增长均高于2009年市本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10.7%的预期。
  2009年市本级预算总收入来源为200693万元,其中:当年财政收入7117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27517万元,调入资金2000万元。上解支出安排3266万元,市本级实有财力为197427万元。2009年市本级财政支出预算安排197427万元。当年预算安排收支平衡。
  2009年市本级基金预算收入拟安排16123万元,比2008年完成数增加1787万元,增长12.5%。2009年市本级基金预算支出拟安排16123万元,比2008年预算数增加9819万元,增长155.8%,主要是根据收入规模相应安排支出。
  2、市本级部门预算草案
  财政部门继续推进部门预算编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努力实现部门预算编制的科学、规范、精细和透明,以“合法性、重要性和综合预算”为原则,将预算部门所有收支统一纳入预算管理,做到了“一个部门一本预算”。2009年共编制了73个部门的预算,其中二、三级预算单位311户。2009年部门预算收入安排220260万元,支出安排220260万元,部门预算安排收支平衡。
  三、2008年主要财政工作
  2008年是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的第一年,全市各级政府及其财税部门为完成预算收支任务,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积极组织财政收入,财政实力不断壮大。2008年各级财税部门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财政收入管理,全市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4.6亿元,比上年增长32.9%,增幅为“九五”以来最高,实现了阜新财政收入历史上的新突破。一是加强税收征管。强化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税收征管,积极研究和落实税收政策,挖掘新的税源潜力,确保税收收入应收尽收;通过“金财”、“金税”工程,建立企业财务信息数据分析系统,完善重点税源监控体系,实施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确保税收收入均衡入库。二是深化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非税收入征收激励机制。规范收费项目和征缴行为,坚决禁止各种乱收费、乱罚款等违规行为;加强费源调查,深入挖掘收入潜力,制止执收单位擅自减免非税收入的行为,同时对各项政府非税收入,坚决按照有关规定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努力提高执收部门的增收积极性,切实增加政府统筹财力。
  (二)继续加大“三争取”工作力度,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财力保障。按照市委《关于进一步做好“三争取”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紧紧围绕经济转型和实施“突破阜新”战略,争取省财政政策和资金的支持,经过努力,争取资金有了大幅度提高,争取政策得到了落实。一是争取上级补助资金有了大幅度提高,预计全年争取社保、教育、卫生、农业等上级补助资金41亿元,比上年增长10.8%,确保了财政的平稳运行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二是争取资源型城市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政策和“突破辽西北”各项财政政策得到落实。2008年,中央财政对我市给予了资源型城市财力性转移支付补助,并且占全国对下补助总额比重较大,实现了我市争取中央政策的新突破。同时,省政府“突破辽西北”的各项财政政策也得到了落实。三是积极稳妥地争取各项政策性借款和贷款3.6亿元,支持了我市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引白工程建设,改善了我市的投资环境。
  (三)加大民生投入,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切实把解决好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放在首位,多方筹集资金,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一是积极促进就业再就业。全市财政筹集资金19508万元,重点用于为大龄就业困难对象提供岗位工资和社会保险补贴、“4050”灵活就业人员养老和医疗保险补贴、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进城务工农民提供免费培训等。二是积极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市财政筹集资金67028万元,确保了9.6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16.7万名城市低保对象和6.1万名农村低保对象低保金、0.9万名优抚对象抚恤金按时足额发放。全市财政筹集资金1997万元,进一步完善了包括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等在内的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救助体系,积极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启动工作。三是重点支持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投入资金8678万元,用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农村疾病预防、妇幼保健体系建设以及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倾力解决群众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四是不断改善城乡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安排专项资金5155万元,集中解决了城市低保和低保边缘户冬季取暖问题;投入4689万元,用于全市82个贫困村开发式扶贫、400户移民扶贫和10户扶贫龙头企业贷款贴息,扶持农村贫困户增收致富;投入1705万元,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1.3万人取水远、饮水难问题得到解决。五是积极落实国家价格补贴政策。全市投入1398万元,用于生猪生产和防疫补助;投入3133万元,对5个行业3700个补贴对象给予了国家石油价格改革财政补助。
  (四)积极筹措资金,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全市各级财政部门积极筹集资金,加大对教育、文化和体育等社会事业的投入,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一是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投入5639万元,建立和完善了农村中小学校公用经费保障机制,为14.2万名农村中小学生免除学杂费;投入538万元,为5.4万名城市中小学生免除学杂费;投入6000万元,提高了全市义务教育教师津贴补贴水平;投入740万元,支持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和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投入1880万元,建立健全覆盖普通高校和职业教育的扶困助学体系,资助1.4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二是积极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文化事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扶持文化产业发展。通过制定财税等相关政策,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环境、提供动力;支持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培育新型文化市场主体。三是着力支持广播和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投入资金550万元,支持广播设备更新、市民健身中心和篮球学校篮球馆建设;发放176万元,对2300多个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实施奖励扶助。
  (五)继续围绕“县区、企业、项目”开展工作,支持“工业年”活动。一是加大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全年筹集资金2.4亿元,支持城南工业园区、清河门皮革园区、彰武林产品加工园区等园区建设,提高了园区对项目的承接能力,加快了项目入区步伐。二是支持重点行业、企业发展,扶持优势企业做大做强。投入810万元,支持企业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煤矿安全生产等,促进企业发展。三是加大科技资金投入,支持企业自主技术创新。投入1590万元,支持企业科技成果转化、重大科技项目产业化,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四是加大重点项目的前期经费投入和招商引资经费的投入。投入422万元,用于煤化工、风电等项目的前期经费投入;投入402万元,用于招商引资,为我市招商引资提供了经费保障。
  (六)落实支农惠农财政政策,促进县区经济快速发展。全市各级财政部门积极落实支农惠农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加大对县乡投入。一是投入9400万元,重点支持设施农业、农产品基地建设、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业科技、农民培训、动植物良种繁育和病虫害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等项目。二是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投入12458万元,重点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农业综合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三是落实国家各项涉农补贴政策。投入34597万元,用于粮食综合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促进农业稳定增长,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七)深化财政改革,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各级财政部门继续深化财政改革,完善公共财政运行机制,提升了财政管理水平。一是全面开展了调整市以下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方案制定工作。在国、地税和财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财政体制调整方案已经形成,为2009年全面实行新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奠定了基础。二是继续深化预算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编制方法和项目库建设,预算编制精细化程度明显提高,县区部门预算编制改革全面推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入,资金运行效率显著提高,预算执行更加规范,财政资金调度能力不断增强;非税收入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政府采购“管采分离”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全市实施政府采购金额22557万元,节约资金1808万元,节支率8%;三是积极推进法制财政建设,依法实施财政监督。全年出台10多个规范性财政政策文件,提高了财政资金的安全性、规范性;继续对数额大、社会敏感程度高的项目资金开展专项检查,及时纠正发现的问题,维护了财经纪律。四是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出台了《阜新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和《阜新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施意见》,对10大类44个项目20.2亿元专项支出进行了绩效考评,进一步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五是积极推进会计诚信建设。举办全市会计知识大赛和会计诚信宣传周活动,会计诚信建设取得新成效。
  总的看,2008年预算执行情况是好的。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财政收支矛盾仍然非常突出,财政困难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好转。二是在财政供给范围上,还存在“越位”与“缺位”并存问题。支出结构还需进一步完善,财力资源有待于进一步整合。三是依法理财水平尚需提高,一些部门法治观念不强,预算执行不严,收支管理弱化,损失浪费问题仍然存在。上述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措施,认真解决。
  四、狠抓增收节支,努力完成2009年财政预算任务
  2009年,是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的第二年,也是我市经济转型进入新阶段的关键之年,面对财政收入增长的不确定因素进一步加大和刚性支出进一步膨胀的形势,全市财税部门将紧紧围绕市委的总体工作部署,把保增长做为明年财政工作的首要任务,狠抓增收节支,确保圆满完成全年财政收支预算任务。
  (一)狠抓增收节支,确保财政平稳运行。一是强化收入管理。进一步加强税收收入的组织与管理工作,深入开展宏观税负分析,实施对重点税源的监控。积极落实国家资源税改革、燃油税费改革、统一内外资企业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等政策措施,做到应收尽收。继续做好增值税转型改革工作,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继续落实非税收入管理的各项政策和措施,不断强化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增加政府统筹财力。二是做好社保基金的征缴工作。继续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做大基金收入规模,发挥社保基金征缴在筹资中的主渠道作用。三是继续做好“三争取”工作。继续围绕国家、省支持阜新的各项政策,把“经济转型试点市”、“突破辽西北”、融入“沈阳经济区”及国家和省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内需等方面,做为争取资金的重点。四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合理安排各项支出。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强化增收节支的决定》,按照有保有压,有促有控的原则,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
  (二)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民生,支持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扎实做好城市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工作,继续实施高校、高职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政策。增加城乡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再就业投入,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优抚对象待遇水平。进一步解决国有企业改革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历史遗留问题。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文化产业。足额安排资金,确保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津贴补贴的及时发放。
  (三)继续加大“三农”投入,加快推进农村改革与发展。继续健全农业投入保障制度,围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突出支持设施农业、畜牧小区、生态环境及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等重点工程建设。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进一步增加农村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救助等投入,促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力度。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继续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
  (四)继续加大对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投入,加快全市经济发展。一是紧紧围绕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部署,积极向省汇报我市“突破辽西北”和经济转型情况,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二是积极筹措资金,重点投向“三大产业基地、六大优势产业”,支持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基地建设,改善我市投资环境;三是加大对招商引资和项目前期经费的投入,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促进全市经济快速发展。
  (五)强化制度创新,深化财政各项改革。继续深化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改革,逐步健全人均定额和实物定额相结合的公用经费定额体系,细化项目支出预算编制。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启动市直预算单位公务卡改革试点,减少现金支付结算,提高公务支出透明度,强化财政资金监督。继续完善非税收入收缴管理,逐步实现以票管费、自动分成、信息共享的管理机制;继续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全面推进综合预算管理。继续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强化政府采购预算和计划管理,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完善支持企业发展的政府采购机制。推进政府会计改革,探索建立政府年度财务报告制度,加强对政府各类收支的统计分析工作。
  (六)推进依法理财、民主理财、科学理财,不断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实施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着力提高政府理财水平。一是做好调整市县(区)财政管理体制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新财政体制顺利实施。二是完善财权运行制约机制。建立健全财政决策、预算执行与绩效评价相分离的监督制约体系,强化预算约束,规范理财行为,增强预算刚性。三是加强财政监督和会计诚信建设。认真贯彻《辽宁省财政监督条例》,完善财政内部监督检查机制,维护财经秩序。建立健全会计诚信机制,提高会计行业社会公信力。四是继续推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加快推进“金财工程”建设,运用信息管理手段,促进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资金监控水平的提高。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扩大绩效考评范围,强化绩效考评结果对预算的影响和约束。牢固树立勤俭节约、共克时艰的思想,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增长,切实降低行政成本,促进节约型机关建设。
  各位代表,2009年预算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自觉接受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进取,扎实工作,为“突破阜新”、经济转型和构建和谐阜新做出新的贡献。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