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17-10-18 浏览量:457 来源: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责任编辑:李艳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为全面落实 “四个着力”和“三个推进”重大决策部署,按照《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高中等学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16〕94号)和《阜新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阜政发〔2015〕3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阜新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
一、《实施意见》下发的必要性
一是适应阜新经济转型及产业集群发展的迫切需求,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
二是加快阜新职业教育布局调整,推动学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三是主动适应和基本满足阜新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全面提高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
二、《实施意见》主要内容(总体上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指导思想
一个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一个核心:全面提升职业学校办学能力和水平,服务三次产业。
一个重点:“调整结构、提高质量、增强活力”。
基本原则
充分考虑了阜新产业发展的需求、各级各类职业的均衡、凸显本土的办学优势,提出了: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对接产业、服务转型;融合发展、互利共赢;创新驱动、深化改革;
目标任务的确定以调研我市职业教育的相关情况为前提,结合阜新的经济、办学的实际,(阜政发〔2015〕31号)文件为依据,并考虑到能够可实现的前瞻性,提出了到2020年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
——供给结构明显改善。中等职业学校调整为 11所左右;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由168个调整至106个;全市中高职学校在校生规模保持在2万人。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院校在校生比例大体相当。
——供给质量明显提升。培养各级各类技术技能型人才10万人,各类继续教育、职业培训及城乡社区教育100万人次。职业院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5%以上。
——供给主体活力明显增强。对接三次产业重点打造10个“贴紧靠实、捆绑发展” 的校企联盟。
第二部分明确了重点任务
依据发展目标,结合阜新职业学校实际提出三大方面:
一是启动“双高”工程,大力调整供给结构。
具体措施:优化学校布局,打造高水平的职业院校;优化专业结构,打造高水平优质特色专业。
二是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提升供给质量 。
具体措施:全力打造“双师结构”教师团队;扎实推进“双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夯实做大“创新创业”培训。
三是创新体制机制,有效增强供给活力。
具体措施:树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念,增强办学思想活力;注重供给侧管理,增强供给内生动力;打造校企联盟,构建供需合作抓手。
第三部分提出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主要措施:成立由市长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市推进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统筹协调解决全市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重大问题。
二是营造改革环境。
主要措施:要落实好教育、科技、人口、人事、财税、土地、金融、知识产权等各方面政策;要做好舆论宣传工作。
三是完善激励机制。
主要措施:建立供给与需求、规模与质量、贡献与绩效相挂钩的经费分配机制;完善职业培训投入的政策措施,引导和鼓励高中等职业院校多渠道筹集资金办学;积极争取行业企业和社会各界支持,优化调整经费支持结构。
四是强化绩效考核。
主要措施:制定高中等职业院校分类指导和绩效管理指标体系;建立招生就业、人才计划、科研任务、经费投入、国际合作等方面政策与考核结果相挂钩机制。
主办单位: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阜新市细河区中华路45号 邮编:123000 Email:fxzwgk@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91102000041号
辽ICP备19010590号 网站标识码:2109000022
建议使用1440*768分辨率 IE9.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2196786 网站举报邮箱:fxzwg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