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搬不走的沙地变良田

——市人大常委会沙化耕地治理及综合利用专题询问纪实

日期: 2025-07-16 浏览量:52 来源:阜新日报 责任编辑:李艳 文字大小:

  2023年8月4日,辽宁省在全国率先启动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召开省级防沙治沙工作推进会议,与9个市签订防沙治沙责任书,印发《辽宁省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和荒漠化综合防治行动方案(2023—2030年)》,打响沙化治理及综合利用“第一枪”。我市位于科尔沁沙地南缘,地处农牧交错带,是全省有名的“沙窝子”,一直是防沙治沙“最难啃的硬骨头”。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我市不惧艰险、迎难而上,按照“堵风口、筑屏障、全域治理”的思路,通过建设农田防护林网、开展保护性耕作、实施高效节水灌溉等措施,持续让“沙田变良田”。曾经只能种花生的沙化土地,如今也能种上玉米、小麦等农作物,实现了麦豆轮作,让老百姓增产又增收。

  聚焦打好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加快沙化耕地治理及综合利用,市人大常委会旗帜鲜明讲政治,为确保如期完成党中央交付的这一重大政治任务,坚持依法办、依法干,先后出台修订《阜新市防沙治沙条例》《阜新市草原保护条例》,开展地方性法规实施执法检查、跟踪监督,推动依法治沙、依法保护。去年年初,专题督促全市沙化耕地精准治理、水资源利用保护等事项。今年年初,持续加大力度,作出听取审议沙化耕地治理及综合利用情况的报告、开展专题询问和满意度测评的重点议题安排,旨在通过持续“组合监督”提高实效,目标就一个:合力将搬不走的沙地变良田,服务绿色生态,造福子孙后代。

  精心策划——五级代表锚定目标同向发力

  沙化耕地治理及综合利用是一项关乎生态安全、民生福祉、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本次专题询问采取不预告、不剧透、不表演、不回避的方式,组织全国、省、市、县区、乡镇五级人大代表,深入调研、深挖问题、深度思考,查实情、找办法、提建议,确保问出成效、答出质效。

  专题询问调研组两次召开座谈会议,征求和听取相关县区和部门意见建议,对询问工作进行布置。连续十余次深入乡镇村屯、田间地头、项目现场调研问诊,以解剖麻雀方式“精雕细琢”,精心完善各项准备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江义勉励大家:“沙化治理是党中央交给我们的重大政治任务,不仅要如期完成,更要高质量完成好。开展好这次专题询问,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大家责无旁贷。”5月15日,组织五级人大代表到彰武县冯家镇哈大冷光伏基地农业种植项目、沙化土地生态治理项目、甘薯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和柳河彰武县段综合治理工程现场,详细了解沙化耕地的现状、治理措施以及面临的难点堵点,听取相关汇报、进行座谈交流、提出意见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王秀英表示,应继续坚持“以树挡沙、以草固沙、以水含沙、以光锁沙”等系列综合治理模式,实现“留住水、含住沙、保良田、护生态”治理目标。省人大代表张远渤建议,要采取资金补偿、对口协作、产业转移等方式对防风治沙重点地区予以支持,逐步扩大综合性生态保护覆盖面;出台精准政策,鼓励林药、林菌、林花、林菜、林苗、林草等多种生态产业发展,推进“绿富同行、绿富同兴”。各位代表纷纷表示,多年来,一代接着一代干,一茬接着一茬干,实现了“沙退人进”“绿富共赢”的好局面。必须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将沙化土地治理与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纳入“十五五”规划重点实施;必须树立“一盘棋”思想,构建层级责任体系,加强部门协同,强化要素保障;必须科学调整种植品种,科学设计高标准农田,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必须依法履行职责,严厉打击破坏沙化治理的违法犯罪行为等等。

  五级人大代表深入调研、集思广益,在种植结构、耕地改良、节水灌溉、防护林网建设等方面提出的问题越来越清晰,锚定目标同向发力越来越精准。一条条建议带着泥土气息,充满为民情怀;一条条治理措施可操作可施行,落地见效可期更可盼。

  聚焦关键——询问测评合力破解治理难题

  专题询问是法律赋予人大的有效监督手段。用好这项权力,是人大代表的期待,更是人民群众的呼声。7月10日上午9时,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会场座无虚席,一场合力破解沙化耕地治理专题询问拉开帷幕。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市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攻坚行动前线指挥部指挥长王立伟应邀出席。与会常委会委员和市人大代表、沙区群众代表50余人参加会议,市政府28个组成部门全部列席会议。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林草局)等10个部门负责人接受问询,新闻媒体发挥舆论监督作用,“长枪短炮”精准对焦,会场气氛热烈而庄重。

  将搬不走的沙地变良田,既是系统治理工程,也是民心民生工程。联组审议专项报告后,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董德胜率先发问:沙化耕地治理主体是土地承包使用者,如何调动农民主体积极性?另外,如何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实现规模化治理?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应询:我们采取下发春耕生产明白卡、打造高标准科技示范基地、实施农技专家基层行动、开展农技人员及高素质农民培训等措施,调动农民主体积极性,引导广大农户参与到治沙中来……的确,土地细碎化是主要制约因素,我们组织编制沙化耕地治理综合技术手册,协同开展农田林网底数调查,加大沙化耕地治理项目投资力度,围绕耕、种、管、收、防等生产环节,向农户面对面传经验、手把手教技术、一对一解难题……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治沙富农。

  常委会委员、社会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綦振军接着发问:近几年在“以路治沙”方面开展了哪些实践探索、取得了哪些实际成果?如何加大项目资金争取投入力度,走出一条“以路治沙”的阜新模式?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应询:紧扣“以路治沙”,我们统筹考虑路网布局和功能,重点加强穿越沙地的农村公路建设……今年争取补助投资7000余万元,实施穿沙地公路新建项目161公里,10月底全部完工,将辐射45个乡镇、100余个行政村,惠及人口43万人……沙地公路串联成网,畅通了微循环……下一步,继续争取政策、项目、资金,为沙地治理提供交通保障。

  来自沙区的群众代表李志刚发问:如何破解农田防护林网新建和修复建设工作难题?如何解决用地瓶颈问题?市人大代表李敬岩补充追问:原来建设的林网缺失严重,如何保护现有林网?恢复林网需要做哪些工作?市自然资源局(林草局)两位负责人分别应询:强化现有林网保护措施,夯实管护的法律基础、强化履约监督、加强部门协作,定期开展农田防护林网专项巡查,严厉打击非法占用林地、擅自改变林地用途、乱砍滥伐林木等违法行为……系统推进林网恢复建设,结合“三北”六期项目等,采取补植补造、树种更替、结构优化等差异化修复措施,提升防护林网质量……进一步完善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依托四级林长管理体系,细化农田防护林网管护责任清单,确保林网资源“有人管、管得好”。

  询问进入深水区、关键处,问题越来越犀利。15名问询人直奔主题“唠实嗑”“讲真话”,聚焦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政策资金争取、生态环境监测、畜禽养殖粪肥利用、农业基础设施短板、沙地旅游品牌打造、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科技支撑等方面提出问题;应询部门负责人不避重就轻,聚焦23个节点性问题解析阐述,提方案、拿措施,展现了应询部门的责任担当。询问历时2个多小时,达到了预期效果。

  在满意度测评环节,大家通过“两看三听”(看材料、看答复;听取得成绩、听工作质量、听担当作为),对10个应询部门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了满意度测评,评价等级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测评结果现场公布,形成激励效应,督促整改落实。根据《阜新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专题询问办法》有关规定:对满意票低于60%,或者不满意票超过30%的应询机关、部门,应在下一次主任会议上作出专题报告。测评结果将报告市委,通报市政府。副市长杨占旭表态,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推动新时代防沙治沙事业高质量发展;要进一步聚焦重点任务,打好治理工作攻坚硬仗;要进一步强化科技引领,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要进一步广泛动员群众,共同创造新时代防沙治沙的新奇迹。

  瞄准靶心——持续跟踪督促承诺落地见效

  始于问,绝不止于答,要落实到干上。

  政府及有关部门践守承诺,瞄准沙化治理“靶心”解决问题,对症施策,积极作为,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履职为民,把人大代表的好建议、专题询问的好措施,变成执政为 民的好成效、好场景,将工作实效落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刻在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的战场上。会后,受访的常委会委员、人大代表、沙区群众代表共同表达心声。

  做好询问“后半篇文章”,必须强化问题整改,将询问“成果”转化为沙化治理“实效”;必须强化跟踪问效,将询问与审议意见交办落实,检查《防沙治沙条例》及《草原保护条例》实施情况,适时听取问题整改落实情况报告;必须强化工作合力,打通政策断点、资金难点、技术堵点、法规执行痛点,围绕治理难点堵点、薄弱环节聚力攻坚……会议提出具体要求。

  依法办、依法干,市人大常委会拟于明年对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实施工作开展专题询问,连续三年跟踪推进、延伸扩展,与政府一道、与人民同行,合力将搬不走的沙地变成良田,以人大之为、法治之力,打好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筑牢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幸福美好家园。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