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召开“深入实施‘双十行动’ 奋力跑出决战决胜‘加速度’”主题系列第十七场新闻发布会

加力扩围做大增量 提质增效实现升级

日期: 2025-05-27 浏览量:68 来源:阜新日报 责任编辑:贾晶晶 文字大小:

  5月26日,我市召开“深入实施‘双十行动’ 奋力跑出决战决胜‘加速度’”主题系列第十七场新闻发布会。发展增量突破行动前线指挥部作主旨发布。

  产业转型升级强增量前线指挥部传统产业焕新工作专班表示,一是主动服务,提升服务效能。细化产业发展路径,延伸产业链,优化产业图谱。积极主动协助企业反映和解决在技术改造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难题,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让企业感受到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增强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动力。二是宣讲政策,争取资金支持。积极开展政策解读和宣传贯彻,指导、帮助企业申请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等各类上级支持资金。通过组织专题培训会、政策宣讲会等形式,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和申报辅导服务,确保企业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政策内容,掌握申报流程和要求。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为我市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下一步,市工信局将通过建立项目台账、定期召开推进会等方式,加快设备更新及智改数转项目进度,强化政策支持,加强金融合作,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

  产业转型升级强增量前线指挥部新兴产业跃升工作专班表示,一是全力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大力挖掘新场景,谋划发展以含氟新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以高端数控机床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以无人机制造为代表的低空经济产业、以煤矸石综合利用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以项目建设不断推进新兴产业发展。二是着力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充分发挥科技专项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重点支持企业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梯度培育制度,不断提升科技型企业规模,深化科技金融服务,探索建立企业创新积分评价体系,为科技型企业融资提供便利。三是引导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实施优质企业攀登倍增行动,聚焦高科技、小赛道,集中优势资源培育单项冠军、专精特新等优质企业,梳理形成企业培育储备库,推进优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强化人才与要素支撑,提供专属融资、信贷服务。通过打出“资金+政策+服务”组合拳,推动优质企业从“小而精”向“强而优”发展。

  农业三产融合发展扩增量前线指挥部表示,一是实施农业产业强基提质工程。夯实粮油、畜禽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根基,通过采取单产提升项目、政策调控、肉牛增量提质等措施,推动相关产业可持续发展。二是实施农产品加工强链工程。以粮食、花生、草食畜牧业、猪禽等产业链为重点,协同发展果蔬等其他农产品加工产业,推动其提档升级。围绕产业链上下游配套需求,积极推行产业链招商,促进产业链持续进阶。三是实施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壮大工程。挖掘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潜力,构建龙头企业发展梯队,完善健全经营主体联农带农、生产服务机制。四是实施农产品品牌创建工程。打造以绿色食品、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等为核心的阜新农业品牌体系,讲好品牌故事,提升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体系,赋能品牌价值。五是实施农文旅融合发展振兴工程。丰富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体验,融入农业生产、农村环境等元素,开发民俗风情体验、农耕文化传承等“乡村体验游”产品,创新旅游形式,打造文旅项目,激发消费潜能,鼓励打造农文旅综合体,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六是实施科技赋能提升工程。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技术升级,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双循环提质效壮增量前线指挥部对俄贸易实现突破专班和商贸龙头企业数量突破专班表示,一是对俄贸易突破行动方面:制定年度对俄贸易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详细梳理近年来全市对俄贸易企业清单,加强对俄贸易企业情况调度,加强政策业务培训,组织4批次集中培训及18次上门政策解读。承办全省对俄经贸合作培训会议,邀请专家及企业家代表,围绕相关课题进行主题分享。强化落实外贸政策,通过集体宣介、上门解读等形式,组织各县区外贸企业申报外经贸领域资金项目。助企拓俄市场,在公众号上设立国际市场开拓专栏,加强宣传全年148个境外展计划,特别是17个涉俄展会,邀请会展公司为我市参展企业制定“1V1”参展方案,突出实效与质效。二是商贸龙头企业数量突破行动方面:制定《2025年市商务局关于双循环提质效壮增量突破行动(商贸扩户)的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和任务目标。做热消费市场,组织开展新春消费季、消费促进月等线上线下大型促消费活动,丰富消费场景,积极发展首发经济,引导商业模式创新和产品推陈出新。推动以旧换新,利用国家和省以旧换新政策激励,抓住“加力扩围”这一政策点,拉动商贸企业销售增长。深化为企服务,建立限额以上批零住餐单位“一对一”联系机制和重点企业培育库,安排专人与企业对接,及时了解企业经营困难和需求,提供精准服务。

  央地合作优增量前线指挥部表示,一是全力优化项目服务保障。充分发挥专班协调推进作用,强化清单式管理,对已开工项目进一步完善工作计划,加快建设进度,尽早建成;对未开工项目,加强与有关央企的沟通,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项目尽早建设、尽早投运;对投资进度慢的项目,再明晰目标任务、再细化投资进度,确保项目早建成、早投运、早见效。二是推动签约项目落地实施。强化项目实地督导,由市央地专班牵头组织督导,跟踪了解已签约项目落实情况,帮助研究解决要素保障和存在的问题,全链条跟踪督办项目落地落实。三是优化营商环境,抓好招商工作。转变工作作风,努力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和谐稳定的法治环境、诚实守信的人文环境,切实为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止损增收补增量前线指挥部表示,一是聚焦主责主业,构建多元收入体系。具体通过以下措施:提质扩面事业收入,推动市生态环境保护中心等单位参与政府采购项目竞争,拓宽增收渠道;规范服务收入,优化中小学生卫生保健所等单位收费结构,提供公益性服务并增加收入;推动校企合作,促进阜新高专,职专开展企业学徒制培训项目,实现互利共赢。二是强化项目管理,推动止损增收精准施策。通过以下措施形成项目带动发展的良性循环:加强服务类项目预结算评审,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强化事业单位履职能力,主管机关要加强下属事业单位业务能力培养,指导其履职完成政府项目,同步提升业务实操能力;检验检测认证服务中心要全面梳理中心各检验业务资质能力,承接市市场监管局各项政府抽检任务。下一步,将制定止损增收配套激励机制,以体制机制创新破解“等靠要”思维,激活事业单位创收潜能;加大对重点单位推进力度,定期调度工作进展,形成舆论引导风向;推动政府项目止损和事业单位增收“双轮驱动”。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