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历史沿革

日期: 2024-08-28 浏览量:7129 来源:中共阜新市委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李艳 文字大小:

  阜新市历史悠久,西周和东周春秋时期,有山戎、东胡人活动于此。东周战国时期,燕长城横贯境内,燕长城以北仍属东胡,南部介于燕国辽西、辽东两郡之间。秦代,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匈奴大败东胡,今阜新市属匈奴左地。西汉时,属于汉王朝的刺史部,仍为匈奴左地。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汉王朝打败匈奴后,属乌桓地。三国时,今阜新北部属鲜卑,南部属魏地。西晋时,泰始十年(274年)今阜新北部属鲜卑慕容部,南部、西南部属西晋平州昌黎郡。太康十年(289年)今阜新全境属慕容部管辖。东晋十六国时,今阜新先后为前燕、前秦、后燕、北燕等几个更替的割据政权占据。南北朝时,今阜新为契丹辖地。隋代,今阜新北部为契丹辖地,南部属隋王朝燕郡。唐代,今阜新北部属契丹辖地,南部属唐河北道北部的营州。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唐朝在契丹驻牧地区设置松漠都督府,今阜新北部为松漠都督府辖,南部仍属营州。辽代初期,今阜新属上京道。金代,今阜新南部小部分地区归东京路广宁府辖,今阜新市区、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北部、彰武县全境属懿州管辖。元代,今阜新北部一部分在中书省宁昌路辖境,南部为广宁府辖地,中间大部分地区属辽阳路。明代洪武年间,今阜新分属辽东都指挥使司和北平都指挥使司。明代正统、景泰年间,今阜新地区分别属泰宁卫和福余卫。清崇德二年(1637年),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境建土默特左旗,后隶属于卓索图盟。清顺治初年,在今彰武县境地置官牧场,名杨柽木牧场,属盛京礼部。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改名为养息牧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在养息牧地区置彰武县。翌年,在土默特左旗境由朝阳县析置阜新县。实行县旗并存、蒙汉分治体制。民国初年仍延续清末建置。1933年日本侵略者侵占阜新。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接管阜新市,于1945年9月27日成立阜新市政府。1946年1月,国民党抢占阜新市区和阜新县、彰武县,成立国民党市、县政府。1948年3月18日阜新全境解放。同年4月18日阜新市政府成立,属辽北省。1949年4月21日,撤销辽北省建制,阜新划归辽西省。1954年6月19日,撤销辽东、辽西两省建制,合并为辽宁省,阜新归属辽宁省。1959年1月,彰武县、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划归阜新市领导。1960年5月,义县清河门、老爷庙两个管理区划归阜新市郊区领导,成立清河门镇人民公社,1984年3月阜新市设清河门区。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