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绿而行 擘画生态发展蓝图
—访阜新市彰武草原生态恢复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副书记、副主任王国辉
主持人:党的十八大以来,彰武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弘扬治沙精神,大力实施“4+2+2”生态治理模式,一以贯之、持之以恒的向前推进、向深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赢得了国家、省市各级领导充分肯定,并给予的高度评价。今天,我们《在线访谈》节目,邀请到了阜新市彰武草原生态恢复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副书记、副主任王国辉。
主持人:请您给大家介绍一下,草原生态恢复工程建设以来,开展了哪些工作?
答:2018年8月,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按照辽宁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草原经济、绿色经济、美丽经济的总体工作部署,阜新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彰武草原生态恢复建设项目战略构想,彰武赓续传承“治沙精神”,本着治沙先治源为原则,启动实施了彰武草原生态恢复示范区建设工程。五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是坚持重点落实,狠抓生态恢复建设。生态示范区管委会坚持增强生态功能、遵循客观规律的原则,按照“自然修复为主、人工干预为辅”的技术路线,统筹做好风蚀点治理、植树造林、牧草播种、围栏封育等重点项目建设。截至目前,示范区内共流转土地12.5万亩,治理风蚀点79处,完成植树造林7.6万亩,牧草补播8.16万亩,围栏封育260公里。严格实施封山禁牧工作,进一步降低草原退化风险。
二是坚持基础完善,提升草原建管水平。生态示范区管委会持续加大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和管护力度,建成草原路76.5公里、配电130台机、打井279眼,增设路引标识55处、旅游公厕6个,建设信号基站3个。同时,立足扎牢草原防火体系,建成林草消防站及防火瞭望平台5个、红外线智能防火设施5处,铺设防火木栈道2400米、木平台1500平方米,确保了示范区安全有序发展。
三是坚持项目带动,加快产业融合发展。生态示范区管委会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月见草、冬黑麦、芦笋、猫尾草等特色林下经济1000亩,选定中科羊草、燕麦等兼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牧草品种,示范种植面积达2000亩以上。建成了9个标准化肉羊养殖场,发展绿色天然林下养鹅2000只、养鸡1000只。打造了欧李山、德阁山、德力格尔湖等旅游观光带,发展了满堂红民宿、“白沙湾”漂流、大德房车营地、农家乐等一批重点休闲观光与乡村旅游项目,推出了特色蒙餐、沙泉鱼宴等特色美食,德力格尔草原风景区获批3A级景区,正在积极申报4A级景区和争创国家5C自驾车旅居车营地,“漠上草原”文旅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四是坚持科技共建,科技支撑愈发显现。与中科院沈阳生态所、沈阳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省沙地所等科研院所开展广泛合作,打造欧李山千亩精品草场和纤毛鹅观草、中科羊草草种培育基地,建成占地50亩的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圃,对沙打旺、冰草、沙葱等40余种本土植物进行试种示范。同时,在草原路两侧栽植黑心菊、芍药、小桃红等多种观赏类植物200余亩。
主持人:请您给大家介绍一下,草原生态恢复工程建设以来,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历经五年的不懈努力奋斗,在彰武北部4个乡镇15个行政村形成了54万亩疏林草原。通过综合治理,草原植被覆盖度由治理前的不足20%提高到80%以上;植被草层高度已由治理前的5-7cm提高到30-40cm。原本裸露的流动沙丘、半流动沙丘已全部固定。根据县气象局与辽宁省生态气象和卫星遥感数据评估显示,2000年以来彰武县98.3%的区域植被覆盖地呈现增加趋势,99.1%的区域植被生态质量呈现改善趋势;与2015年相比,2022年9月彰武县86.7%的地区植被长势偏好;特别是近3年彰武县植被盖度持续高于50%,由2000年的38.2%提升至2022年的51.9%。按照辽宁省气象局提供的利用卫星和气象数据资料分析,草原示范区建设以来,沈阳市大气降尘量下降达8.6%,真正在辽宁北部筑起了一道绿色生态安全屏障。
如今,彰武全县的沙化土地面积已减少至199.66万亩,沙化土地占比已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96%降至36.56%;三北防护林带向科尔沁腹地推进了13公里;全县森林覆盖率由最初的2.9%增加到31.47%;平均风速由1950年的3.4米每秒降至1.9米每秒,扬沙天气由1953年的43天减少到近10年的平均5天;粮食产量由不足2亿斤增至20亿斤。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绿进沙退”的转变,走上了一条“三生融合”“绿富同兴”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主持人:202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荒漠化综合治理和“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并做出了要全力打好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的战略部署。作为辽宁实施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的攻坚区,彰武将怎么干?
答:当前,彰武沙化土地总面积为199.66万亩,约占全市沙化土地总面积的66%,约占全省沙化土地总面积的30%,其中固定、半固定沙地103.59万亩,沙化耕地96.07万亩(一般耕地48.77万亩,基本农田47.3万亩),另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135万亩。全县沙化土地覆盖范围广,防风治沙形势严峻。作为辽宁实施科尔沁沙地歼灭战的主阵地,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牢记殷殷嘱托,弘扬治沙精神,高擎代代传承的科学治沙旗帜,擘画制定了彰武县科尔沁沙地歼灭战行动方案(2023—2030年)。按照“锁住风口、打造屏障、系统治理”的总体思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力实施“4+2+2”生态治理体系,持续用力推动1331平方公里沙化土地综合治理。针对103.59万亩沙化林草地治理,实施植被综合盖度精准提升工程,建设多树种、多功能、更稳定、更高效的综合防护林体系,使现有沙化林草用地综合植被盖度达到80%以上。针对96.07万亩沙化耕地治理,通过实施农田防护林网建设、高效节水灌溉、保护性耕作、耕地轮作等项目,最终实现沙化耕地全覆盖。坚决打好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再创新时代彰武科学治沙新奇迹。持续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换通道,着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具有彰武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主办单位: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阜新市细河区中华路45号 邮编:123000 Email:fxzwgk@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91102000041号
辽ICP备19010590号 网站标识码:2109000022
建议使用1440*768分辨率 IE9.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2196786 网站举报邮箱:fxzwg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