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疾控中心提醒:甲流进入高发季 做好识别与预防

日期: 2023-03-22 浏览量:1416 来源:阜新新闻网 责任编辑:刘冬梅 文字大小:

  冬春交替季节,气温波动较大,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近段时间,多地出现甲型流感,引发大家关注。那么,什么是甲流?我们应该如何预防?甲流和普通感冒怎样区分?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
  据介绍,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发生在冬春季。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4型,引起流感季节性流行的病毒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亚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Victoria和Yamagata系,人们俗称的“甲流”就是甲型流感。
  根据历年监测数据,我省每年的10月份到次年的3月份是流感的流行季,1、2月是流感高峰期。专家表示,流感病毒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容易暴发疫情。
  那么,流感和普通感冒相比,有怎样的区别呢?据介绍,普通感冒主要由致病力较弱的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传染性低,常常表现为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也可出现低热,通常几天时间即可自愈。与普通感冒相比,流感传染性强,症状也更严重。感染流感病毒后通常鼻塞、流涕、打喷嚏等上呼吸道症状较轻,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到39-40°C,伴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结膜轻度充血等,且发病后可出现肺炎、心肌炎、中耳炎等并发症,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专家表示,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建议市民在每年的9月份左右接种流感疫苗。如果感染甲流,发病48小时之内服用抗流感病毒药物能显著降低流感重症和死亡的发生率,但需要注意的是,抗病毒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只能作为没有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能力的重症流感高危人群的紧急临时预防措施。”
  专家提醒,面对流感,“防”要大于“治”。据介绍,流感病毒可以通过飞沫、唾液、分泌物等方式传播给健康人群,还可通过被污染过的衣物、餐具、洗漱用品等物品经消化道或结膜途径引起感染。疾控部门提醒,采取日常防护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流感的感染和传播,因此,“戴口罩”“少聚集”等新冠病毒的防控措施对流感的防控也同样有效,具体应当做到: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勤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等;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尽量减少去人群聚集场所,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居家休息,进行健康观察,不带病上班、上课,接触家庭成员时戴口罩,减少疾病传播;病情如出现进行性加重,则需要去医院就诊,患者及陪护人员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