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 《关于探索职业教育创新模式的建议》(106号)答复

日期: 2022-04-08 浏览量:229 来源: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责任编辑:刘冬梅 文字大小:

田杨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探索职业教育创新模式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感谢您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关注和支持,您的建议对于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市教育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工作重要指示,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深化三教改革,提升职业学校内涵建设。做到积极“赋能”教师,“升级”教材,“激活”教法。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数量与质量,为阜新高质量转型、全方位振兴提供人才支撑。主要工作措施如下: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扎实开展教师培训。完成了国家级培训“中职10学科课标在线研修”、1+X证书制度与职业教育改革、“说专业 说课程 说专业群”四大内容为主题团队线上线下高端研修、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等专题培训。

  2.组建了双师型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021年,市教育局印发了《第二批阜新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带头人工作室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组建了12个专业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通过优秀专业教师团队示范,名优教师引领,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搭建了我市中职优秀教师成长的平台,提升了教师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和教学标准开展教学、培训和评价的能力。

  3.积极组织教学能力比赛。教学能力比赛与“三教改革”在服务于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了三个联结。实现了教师的联结、教材的联结、教法的联结。是锤炼队伍、发现人才、快出成果的有效举措,对促进“三教”改革意义重大。在2021年的省级教学能力大赛中我市参赛队获得三等奖2项。

  二、加强教材建设

  1.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培养学生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不仅要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更要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我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切实增强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深入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和课程建设全过程,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2020-2021年,我市有7个课程思政典型案例获评辽宁省职业院校课程思政教学典型案例。

  2.加强教材管理。落实教育部《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教材内部管理制度,开展教材选用情况抽查。今年秋季起,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和数学等七科公共基础课必须使用国家统编教材。使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和职业教育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劳动教育专题理论与实践》。

  3.开发活页教材。支持职业学校按规定与企业深度合作开发一批科学严谨、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形式多样的活页式、工作手册式优质教材。

  三、创新教学方法

  1.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推行校企双元育人模式,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标准,共同开发教材,共同组织教学,参与考核评价。通过组织教师下企业开展生产实践、聘请企业人员来校上课等形式,让教师更多地了解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掌握先进技术、先进工艺以及先进生产设备的使用方法。

  2.实施“课堂革命”。积极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推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综合运用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灵活采用项目教学、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式,切实提高教学实效。

  3.开展学生技能大赛。我市连续18年开展“职业学院学生技能大赛”,大赛做到“三覆盖”,比赛覆盖所有学校、所有专业、所有学生。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举办有效推进教学内容改革。技能大赛每个项目命题组成员都是本行业知名专家,在实践能力考核中融入了行业发展的最新技术,反映了行业和企业对学生职业技能的最新要求,对实践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考核评价的改变,引导职业学校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技能大赛提升教师实践能力。通过参加和指导技能比赛,教师可以了解和学习本专业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实践技能的考核点,提升自己本专业实践水平。

  4.开展“1+x”试点工作。1+X证书制度的设计,是借助培训评价组织对行业能力需求的准确把握的优势,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教材和学习资源,协助组织考核和实施证书培训,实现“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知识、素养,补充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要求,拓展学生的职业领域、职业能力。

 阜新市教育局

2022年4月8日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