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15-03-31 浏览量:232 来源: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责任编辑:汪雨冲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阜政办发〔2015〕26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中省直有关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阜新市信息进村入户整市推进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3月26日
(此件公开发布)
阜新市信息进村入户整市推进
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为确保信息进村入户工作顺利推进,按照《农业部关于开展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的通知》(农市发〔2014〕2号)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统筹规划、试点先行,需求导向、社会共建,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立足现有、完善发展”为原则,以“12316”热线服务基础为依托,以村级信息服务能力建设为着力点,以满足农民生产生活信息需求为落脚点,用现代信息技术武装农民、建设农村、服务农业,大力提升农民信息获取能力、致富增收能力、社会参与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提供支撑。
二、实现目标
借助全省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的组织实施,依托省级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加快完善市、县、乡、村四级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畅通农村信息服务高速通道,实现各部门间涉农信息资源的充分融合和共享,建立农村信息服务长效机制。在“12316”热线服务到乡的基础上,依托村级符合“六有”条件的经营性主体,在每一个行政村构建村级服务站点(益农信息社),整合相关资源与村级服务基础,开展“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培训服务”四类服务。公益性服务由政府涉农部门组织实施,经营性服务由益农信息社运营企业组织开展,确保信息进村入户工作可持续发展。到2015年6月,全市684个行政村实现益农信息社全覆盖,全市整体推进“12316”热线服务的延伸。
三、主要工作任务
紧紧围绕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总体目标,按照立足现有条件、试点先行、创新发展的思路,扎实开展村级益农信息社建设工作。
(一)益农信息社建设内容
1.益农信息社建设总体要求。按照农业部和省的总体规划,整合现有村以下的服务资源,协同运营企业遴选村级站点,并开展组建、培训等工作。村级站报备后统一编号、授牌,使用由农业部统一确定的益农信息社品牌及标识。益农信息社按要求在全国平台登记注册。
2.益农信息社建设标准。益农信息社选择要具备“六有”条件:一是有经营,自身收益可观,通过增加便民服务和电子商务等服务实现可持续运营;二是有场地,可以提供专门用于开展公共服务的场地;三是有人员,信息员要考虑年龄和教育程度,以便通过培训能够达到“有文化、懂信息、能服务、会经营”的标准;四是有设备,有电脑或智能触摸屏、电话、打印机、POS机等基本信息服务设备;五是有宽带,提供免费的WIFI环境;六是有网页,建立益农信息社的互联网“户口”。
3.益农信息社主要业务。一是公益服务,以“12316”热线服务为载体,通过咨询、短彩信、手机客户端为农民群众提供公益信息与政策性服务。二是便民服务,开展水电费收缴、通信、金融、保险、彩票等服务。三是电子商务,从帮助农民代购代销开始,将互联网服务与理念带给广大农民,提供村屯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服务。四是培训服务,围绕农民生产生活开展各类培训,提供信息技术和信息产品体验环境,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
4.益农信息社运行支持与管理。通过统筹“农业公益服务资源、农村社会化服务资源”两类资源,构建“政府、服务商、运营商”三位一体的推进机制。积极配合省里组织好全市村级站遴选、建设认定、管理考评和涉农信息资源整合、服务队伍建设工作。研究制定村级站管理办法,建立村级站登记、备案及管理考核制度,明确公益服务职责、商业服务内容及标准、法律责任,建立服务规范。依托“12316”热线服务,积极探索乡镇农技站与村级站的指导合作关系,为农民提供多种形式的技术咨询和培训,实现对村级信息站的运维管理。
(二)益农信息社信息员队伍建设
1.总体要求。每个益农信息社至少配备1名“有文化、懂信息、能服务、会经营”的信息员,信息员选择时要考虑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以便通过培训能够掌握相关服务技能。
2.上岗培训。按照农业部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培训要求,积极配合省里并联合益农信息社运营主体统一安排信息员参加业务培训,指导其开展公益性和经营性服务。
3.信息员职责
咨询服务:针对村民的需求,围绕“12316”热线,帮助村民联系专家获得咨询服务。
报送信息:按照统一要求报送所在村屯农民和农业生产信息。
促销产品:帮助本村村民在网上购销产品,完成物流配送等工作。
便民服务:包括各种缴费、金融服务、保险服务、票务服务等。
4.队伍管理。省农委和运营主体要求,对村级信息员的统一管理,指导信息员开展公益性服务。信息员要在全国平台统一登记注册,并依托其开展服务及经营活动,完成信息站各项服务工作。
四、实施步骤
(一)筹备阶段(2015年1—3月):组织召开全市信息进村入户启动大会;将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列为市政府重点工程;配合省里和运营主体共同做好益农信息社的筛选确定工作。
(二)实施阶段(2015年4—8月):组织实施益农信息社建设的具体工作,配合运营主体及相关推进联盟单位改造信息社工作环境,加挂益农信息社牌匾。安装相应信息设备、金融设备、应用系统、嫁接农村生活用品、农资的供应渠道,打通农产品网上销售渠道。分批开展对信息员进行统一培训工作。
(三)试运行阶段(2015年9—10月):在全市684个益农信息社建设完成后,进行试运行工作。及时组织开展“公益服务、便民服务、电子商务、培训服务”等四类服务。
(四)总结验收阶段(2015年11—12月):对全市益农信息社建设项目进行总结验收。
五、任务分工
农业部门:负责统筹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制订工作计划,负责站点选择、环境改造、组织培训、信息资源整合共享、考评机制建设等工作。
财政部门:负责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扶持资金的筹措及监管等工作。
发展改革、经信、服务业、扶贫部门:负责进村入户项目的支持及推进工作。
供销部门:负责组织好供销体系内农资企业对进村入户项目的支持。
与信息进村入户工作合作的金融机构、电信运营商、益农信息社运营主体、物流快递企业等单位要加大工作力度,配合有关部门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六、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把信息进村入户工程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切实抓好、抓实。成立由市长担任组长的阜新市信息进村入户领导小组。各县区也要成立信息进村入户工作机构,确保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作顺利实施。
2.加大投入力度。积极争取部省经费补助的情况下,市财政拿出100万元专项补贴该工程,各县区也要拿出一定的补贴资金。同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以合资合作等方式参与村级站和云平台建设与运营,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信息系统和终端产品。
3.强化培训宣传。制定系统科学的“12316”热线话务员、村级信息员培训方案,编撰培训教材、实用手册,并充分利用农村实用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项目资源组织开展村级信息员培训。通过广电、报刊、自媒体、农村刷墙、赶集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12316”热线与信息进村入户的舆论宣传工作。切实让广大农民朋友熟悉和了解12316与信息进村入户的便民服务。
4.保障持续发展。在开展好信息站点公益服务的同时,要充分发挥信息进村入户运营主体的作用,通过各类应用服务在进村入户项目中的实施,实现运营主体商业化经营,通过利益分成方式支持信息站点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主办单位: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阜新市细河区中华路45号 邮编:123000 Email:fxzwgk@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91102000041号
辽ICP备19010590号 网站标识码:2109000022
建议使用1440*768分辨率 IE9.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2196786 网站举报邮箱:fxzwg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