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12-09-11 浏览量:319 来源: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责任编辑:李艳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阜政办发〔2012〕78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中省直有关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市体育局、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编委办《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2年9月10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
运动员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
根据《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体育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辽政办发〔2012〕20号)精神,为进一步解决我市此项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现就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切实做好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将各级各类体育学校纳入全市教育发展规划。市教育部门和市体育部门要以推进各级体校运动员文化教育为重点,抓好基础教育阶段文化教育工作。市教育部门要将公办体育学校的文化教育纳入管理范围,市体育部门在市教育部门的业务指导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职业教育的要求,保证所有运动员依法接受文化教育并达到国家规定质量要求。市财政部门、市体育部门、市教育部门要大力支持体育运动学校改建物理、化学实验室,扩建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和远程教育等基础设施,开足课程,增加课时,达到九年义务教育标准要求。要对教学楼、训练场馆等基础设施进行必要的维修和改造,不断改善教育教学和训练的条件及环境,为运动员学习和训练提供保障。
二、切实加强公办体校建设,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各县区政府要加强公办体校建设,将其纳入地方体育和教育发展规划,将文化教育经费、训练竞赛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逐年改善体育学校办学条件,为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提供物资保障。市财政部门要逐步增加经费投入,提高运动员伙食标准,每人每天达到25元,运动员每年参赛服装费不少于500元;要对我市各运动队的器材更新及参加省和国家比赛的专项费用给予必要的保障,确保我市各运动队顺利参加省和国家组织的比赛。
三、要建立体育后备人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以体育部门为主,体育、教育行政部门各负其责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机构编制部门会同体育、教育、财政等部门根据体育学校发展和教育教学需求等情况,核定教职工编制,合理配备文化课教师。公办体育学校的日常管理,运动员训练、参赛,教练员配备和培训等由体育行政部门负责。文化教育包括教学管理、教师配备、教师培训等以教育部门为主。
四、严格按照《全国青少年教学训练大纲》科学训练。市体育部门要按照体育总局制定的《全国青少年教学训练大纲》,坚持科学选材、科学训练和系统训练的原则,严格按照青少年身心成长规律和不同项目运动员成才规律,在合理、科学安排训练量和强度的同时,努力推动文化学习和运动训练的有机结合,有效缓解读、训矛盾,学生的学习、训练、比赛时间严格按照《中等体育运动学校管理办法》、《少年儿童体育学校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执行。不断改革和完善青少年竞赛体系,比赛时间安排在假期和节假日,保证运动员文化学习时间。
五、体育、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运动员文化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和督导制度。针对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和存在的问题,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教育、体育行政部门要共同制定下发《运动员文化教育督导检查办法》,明确职责任务、检查标准、处罚规定等内容。成立联合督导检查工作组,对市体育运动学校和市篮球学校的文化教育进行督导、检查和评估,对违反有关制度和管理办法的行为,要坚决纠正并对学校做出相应处理。
六、拓宽体育学校运动员培养输送渠道,为运动员继续深造和就业创造有利条件。建立符合运动员成才规律的育才体系,以辽宁优势项目和阜新重点项目进行项目科学布局,加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拔、培养、输送工作的力度。办好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阜新篮球学院,鼓励优秀运动员进入高校继续深造。积极发展体育职业教育,开展运动员转岗和职业培训工作。通过联办、自筹自建等形式积极开展体育职业教育,坚持以体育技能为特色、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市场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紧紧围绕体育事业和大众健身市场需求,进一步优化体育运动学校的专业结构,积极探索体能训练、运动健身、运动营养、运动保健、户外运动、健身教练等专业。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业能力、专业转换能力和职业技能素养,培养具有体育职业技能、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七、积极采取措施,建立运动员保障体系。人社部门和体育部门要认真落实上级运动员保障的相关政策。将运动员纳入工伤保险体系,要采取积极措施,确保运动员于2012年底前参加工伤保险。切实做好运动性伤病的防治工作,严格规范训练,加强医务监督,强化防护措施,提高科学训练水平,减少运动性伤病的发生。特别是对退役后阜新籍优秀运动员进行妥善安置,对一线教练员、教师职称聘任工作要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对急需的特殊专业人才引进要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使教师、教练员安心工作,保证教师、教练员队伍相对稳定,为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要将运动员纳入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运动员职业转换扶持体系,拓宽运动员就业创业渠道,大力推进运动员参加各项社会保险。
八、合理设置教师、教练员岗位,保证教学、训练工作稳步发展。市编委办要积极支持体育部门调整内部人员编制,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标准和要求,从各个训练单位实际出发按标准要求设置岗位,对体育学校的项目设置、文化教师及教练员编制进行重新核编定岗,保证教学和训练工作正常开展,为体育事业持续发展提供有利保障。
各部门要按照本实施意见的具体要求,结合本部门的职责抓好落实,切实把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和运动员保障工作做好,为运动员升学、就业及职业转换提供保障和服务。具体工作由市体育局牵头,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确保此项工作得到贯彻落实。
市体育局
市教育局
市财政局
市人社局
市编委办
2012年9月6日
主办单位: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阜新市细河区中华路45号 邮编:123000 Email:fxzwgk@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91102000041号
辽ICP备19010590号 网站标识码:2109000022
建议使用1440*768分辨率 IE9.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2196786 网站举报邮箱:fxzwg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