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效)关于实施工业五项工程的意见

日期: 2010-10-07 浏览量:23 来源: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责任编辑:李艳 文字大小:

阜政发〔2010〕31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中省直各单位:

为全面完成省政府提出的实施工业“五项工程”的任务目标,并以此为契机,实现阜新经济跨越发展,特提出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在全省工业实施“五项工程”的战略部署,以推进发展方式转变、调整经济结构和增大经济总量作为主攻方向,发展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业;以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环节,培育壮大行业领军企业;以特色产业基地为平台,推动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带动全局发展,确保“五项工程”规划目标的实现,推进阜新经济跨越式发展。

二、工作目标和任务

通过实施工业“五项工程”,用5年的时间,使全市工业的规模和效益实现跨跃式发展,增大经济总量,优化工业结构,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以新型工业化为主,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并驾齐驱,“三大产业基地”、“六个产业集群”的工业经济新格局。主要任务目标是:

1.企业提升工程。到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以上企业达到200户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00亿元以上,比2009年翻三番。形成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其中:

——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以上企业5户;

——主营业务收入50100亿元企业5户;

——主营业务收入1050亿元企业30户;

——主营业务收入510亿元企业40户;

——主营业务收入15亿元企业120户。

2.项目工程。到2015年,全市累计实施千万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2000项,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重点项目200项、10亿元以上重点项目20项;累计完成工业投资2500亿元。

3.并购工程。到2015年,实施企业并购项目50个,其中签约30个,完成20个,并购投资额3亿美元以上,力争成功收购1户投资规模在3000万美元以上企业。

4.产业集群工程。建设液压、林产品、皮革、铸造、新型材料和氟化工6个重点产业集群,推进同行业企业向产业基地(园区)集聚,形成完整产业链条,提高区域生产效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带动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到2015年末,6个产业集群经济总量达到1500亿元,其中:

——液压产业集群销售收入500亿元;

——林产品加工产业集群销售收入300亿元;

——皮革加工产业集群销售收入200亿元;

——铸造产业集群销售收入200亿元;

——新型材料产业集群销售收入200亿元;

——氟化工产业集群销售收入100亿元。

5.节能降耗和淘汰落后产能工程。到2015年末,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指标、工业年节能量指标、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和新增主要耗能设备能效指标达到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按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基本完成省政府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指标。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促进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根据我市产业发展重点,全面做好“十二五”期间规划的2000项千万元以上项目的实施工作,特别是要抓好全市重点监控的200项亿元以上项目建设。其中,装备制造业重点抓好一批以特种车空压机为代表的整机类产品项目、以汽车转向泵系列产品及百万千瓦超临界机组配件为代表的零部件产品项目和以黑色、有色及超大吨位铸件为代表的铸造产品项目。到2015年,实施千万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240项,完成投资360亿元,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全市工业经济的40%以上。农产品加工业重点抓好一批皮革制品、林木制品、肉制品、粮油果蔬制品及乳制品深加工等项目。到2015年,实施千万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120项,完成投资100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全市工业经济的30%以上。化工行业重点抓好一批煤化工、氟化工以及橡胶制品项目。到2015年,实施千万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100项,完成投资520亿元,化工产品产值达到全市工业经济的10%以上。地区煤炭年产量达到2000万吨。电力行业重点抓好675万千瓦风电、100万千瓦光伏发电、30万千瓦生物质能及煤层气发电等一批新型能源项目及大唐、华电彰武火电项目。到2015年,完成投资900亿元,实现装机容量2000万千瓦,电力行业产值达到全市工业经济的10%以上。

(二)加大对外开放工作力度,全力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和上市工作,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把企业兼并重组和上市融资有机结合起来,促进资产优化配置,推动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和利用外资工作力度。通过招商引资工作,积极鼓励企业“走出去”,引入外地先进的管理理念,引进外地先进的技术,引进外地的资金,引入外地有创造力的企业家,引入一批龙头企业,带动阜新企业加快发展,缩小我市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二是要打破地域、行业限制,以大企业为依托,以重点产品为龙头,推进我市骨干企业跨地区、跨行业战略重组,使企业迅速实现低成本扩张。重点推进超懿集团、振隆集团、万达集团等一批企业重组工作,培育一批具有一定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或集团;重点推进和美公司、永生汽车、富国皮革等5个海外并购项目;重点推进辽宁力迅、德尔公司等15个国内并购项目;重点推进大金重工、华通公司等一批企业上市工作,力争到2015年有8户企业成功上市,在全市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骨干企业,推动企业组织结构优化升级,实现我市经济跨越发展。

(三)全力推进产业集群建设,提高产业集聚度和区域生产效率

一是不断完善并严格执行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全省工业实施“五项工程”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和完善6个重点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以液压泵、液压系统、液压整机为重点发展液压产业集群,以板材家具系列深加工产品为重点发展林产品产业集群,以原皮处理、裘皮制品生产、车用革生产为重点发展皮革产业集群,以大型机床铸件、工程铸件和液压铸件为重点发展铸造产业集群,以玄武岩、膨润土、无纺布、高端耐火材料等非金属材料为重点发展新型材料产业集群,以精细氟化工产品为重点发展氟化工产业集群。二是加强产业基地建设,搭建产业集群发展平台。对6个重点产业集群规划出相应的产业基地,按产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执行,加快路、水、电、供热等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达到“六通一平”条件,为企业生产运行和项目达产达效提供保障。三是充分发挥基地管委会和行业协会的作用,构架企业与企业间、与政府间、与科研院所间的桥梁和纽带,为了企业提供有效服务,推进产业集群快速发展。

(四)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

一是从阜新实际出发,加大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力度,努力提升现有企业的装备和技术水平,增强重点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重点产业实现整体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二是瞄准国内及世界科技前沿,以创新产品及高端技术的开发应用为重点,积极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的科研成果,全力开拓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及节能环保配套设施等核心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和重点产品应用领域,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全面推动我市新兴产业实现快速。三是加快推进我市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在设备、工艺、产品、软硬件技术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和共同发展。到2015年,全市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中心均要达到30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高新技术企业20个,开发省级以上新产品200项,培育新兴产业领军企业20户。

(五)全力推进节能降耗,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构建节能型产业体系

一是发挥产业政策效能。积极鼓励发展低耗能、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优势产业,大力发展风电、热电、太阳能、沼气等能源产业,实现我市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二是要加强监测和预警。建立起市、县、重点企业“三位一体”的工业节能降耗监测和预测预警体系,实施工业节能降耗形势分析联席会议制度和督查制度。三是采取综合措施推动落后产能淘汰。对产能过剩行业坚持新增产能与淘汰产能“减量置换”或“等量置换”的原则,新建项目严格执行行业准入条件,严格环保、土地和安全生产审批。在环保、金融、投资管理、用地、许可证等方面予以严格限制。四是实行严格考核制度。认真组织实施节能目标评价考核工作。加强对各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和节能工作措施落实情况的考核。将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分解到各县区政府,并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六)加大协调服务和政策支持力度,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一是加大生产要素协调服务力度。加强对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的监控分析工作力度,加强煤、电、油、气、运等生产要素的协调,科学、合理调度资源,形成服务企业的长效机制,为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和重大项目建设提供服务。二是加大对工业企业和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各金融机构要加大对重点工业企业、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尤其是要创新工作方式,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逐年增加对工业企业和项目的贷款比例。三是千方百计帮助企业开拓市场。有针对性地组织企业参加各种专业展会,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外销售渠道。通过召开产销对接会、建立健全营销网络、创建名牌名品、利用电子商务平台等多种形式,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发挥装备制造、液压等产业链较长的优势,组织开展产品对接会,扩大地工产品协作配套的范围和规模,提高省内加工配套比重,引导企业开发和生产适销对路产品。四是有关部门要加大支持力度,形成支持工业发展合力。要完善供水、供热、供汽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支持工业园区及项目建设;国土资源部门要积极争取工业项目用地指标,保证全市重点工业项目用地;环保部门要积极主动为企业提供有效服务,从环保政策等方面支持企业发展;交通路政部门要积极研究办法,满足我市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在交通运输方面的需求;财政部门要加大支持工业发展的力度,建立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和技术改造贴息以及扶持工业企业自主创新、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等方面,支持重点工业企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加大对工业的宣传力度,创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舆论氛围。

四、加强组织领导和督查考评,为实施“五项工程”提供强力保障

“五项工程”是省政府提出的“十二五”期间的全省工业的主要工作,也是我市实施转型振兴的主要工作,各县区、有关部门要予以高度重视。市政府成立全市实施工业“五项工程”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各有关部门作为成员单位。各县区和开发区、高新区也要设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具体负责组织本辖区开展“五项工程”工作。要建立责任目标体系,落实任务指标和责任人。要明确全市“五项工程”的总体目标、具体任务指标和责任单位,责任单位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对所承担任务指标按年度做好落实计划,确保按时和高质量地完成各项任务。建立考评激励体系。要加强对责任单位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考核结果将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列入市政府对各县区、各部门、各单位的年度政绩考核内容。

 

附件:阜新市实施工业五项工程组织领导机构

 

 

 

 

 

 阜新市人民政府

           ○一○年九月三十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

阜新市实施工业五项工程组织领导机构

 

一、阜新市实施工业五项工程领导小组

  长:潘利国   市长

副组长:杨忠林   常务副市长

黄之峰   副市长

  陈志宏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办公室主任

李忠义   市政府副秘书长

田春来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科技局局长

付志宏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住建委主任

李德新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

高正民   市经信委主任

史淑凡   市监察局局长

唐佳琨   市财政局副局长

武瑞华   市人社局局长

王宗林   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朱立伟   市公用事业局局长

刘玉森   市交通局局长

马永生   市农委主任

 扬   市林业局副局长

 军   市外事局局长

 伟   市环保局局长

刘乃军   市统计局局长

张荣文   市畜牧兽医局局长

张争红   市金融发展局局长

张启华   阜新供电公司总经理

张庆国   市人民银行行长

领导小组职责:研究制定全市“五项工程”方案,对全市实施工业“五项工程”进行宏观指导;研究制定推进“五项工程”的相关政策措施,协调解决全市实施“五项工程”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对全市实施“五项工程”工作进行考评。

二、阜新市实施工业五项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

阜新市实施工业五项工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经信委,主任由市经信委主任高正民兼任。

办公室职责:负责制定全市实施“五项工程”的工作方案;筹备安排全市实施“五项工程”活动调度会,通报全市“五项工程”进展情况;及时掌握实施“五项工程”中遇到的重大事项和重要问题,整理并提交市“五项工程”领导小组研究解决。制定监督检查和考评方案并进行督查考评。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