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2025-07-15 浏览量:48 来源:阜新日报 责任编辑:李艳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夏日的海州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基地,涌动着创新发展的热潮。在奥瑞思智能科技(阜新)有限公司靶机生产车间,一架架无人靶机整齐排列在生产线上,技术人员各司其职、配合默契,一道道工序有序进行,现场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
“目前正在赶制的是多功能型高时速无人靶机,产品由公司自主研发设计,具有操作简单、回收便捷、性能安全等显著优势,产品技术在国内外同领域产品中均属领先水平,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谈起产品,公司负责人满脸自豪。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海州区抢抓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以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基地为低空经济产业链核心承载地,创新探索“以赛引才、以才聚智、以智兴产”发展路径,逐步实现“赛事聚人才、人才带项目、项目强产业”的良性循环,构建起各类新兴产业人才涌现、创新活力迸发的新格局。
高素质人才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海州区聚焦新兴产业发展定位,建立“政产学研”协同机制。利用空域优势,成功将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中国无人机竞速公开赛、全国无线电测向公开赛等国家级赛事“请”进海州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基地,吸引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近80所高校代表队的1700余名队员前来参赛,提升了海州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基地知名度。组队赴北京理工大学雷达科研研究所,就智能制造等领域发展与中国工程院毛二可院士深入交流,并借助第三届辽洽会“东风”举办低空经济产业论坛,邀请知名院士、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及企事业单位代表进行交流参观,通过“赛事+考察”双轨引才模式,让覆盖无人机研发、制造、应用的全链条人才力量源源不断地汇入海州。
人才汇聚为成果转化注入了强劲动力。海州区依托系列赛事优势,搭建“赛事引进——项目孵化——产业落地”转化链条,与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签订协议,成为中科院无人机室外检测指定飞行基地,成立辽宁省无人驾驶装备设计专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多个人才交流平台。深化校企合作,与北京理工大学等10余所高校携手,开展高端无人车靶车等24个校企合作项目,与大连理工大学签署无人机试飞试验基地、创新基地合作协议,让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加速走向“生产线”。同时,还成立无人机驾驶员培训学校,累计培训超300人。大胆实施“揭榜挂帅”攻关模式,发布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需求榜单,组建省市级实质性产学研联盟2个,吸引1名海外高层次人才以及6名博士及副高级以上高端人才加入,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不断寻求突破。
有了人才和技术的支撑,海州区积极培育产业发展“沃土”。通过认真梳理低空经济产业链上、中、下游龙头企业和重点产业区域,精心绘制低空经济产业链图谱,同步推进“双招双引”工作。与北京中关村延庆园签署合作协议,推动北京延庆·辽宁阜新智能制造产业园落地,承接京津冀等地区智能制造产业转移。整合本地企业资源,将阜新天源钢球制造有限公司的全尺寸钢球和氮化硅球、九星钛材料(辽宁)有限公司的航空航天新材料等产品融入低空经济上游产业链,构建起无人机靶机整机研发、生产、制造、销售的全产业链模式。为了让更多优质企业了解海州、扎根海州,该区连续两年亮相北京无人机防控大会、深圳无人机大会等全国重要无人机展会,成功引进中航通飞珠海爱飞客、飞昇系飞行科技等多家企业,签约低空航空器展销中心等7个重点项目,实现了“引进一个团队、带动一个产业”的链式发展效应。
主办单位: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阜新市细河区中华路45号 邮编:123000 Email:fxzwgk@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91102000041号
辽ICP备19010590号 网站标识码:2109000022
建议使用1440*768分辨率 IE9.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2196786 网站举报邮箱:fxzwgk@163.com